2002年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把簇毛麦抗白粉病基因导人小麦的研究

内容摘要: “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把簇毛麦(Haynaldia Vollosa)抗白粉病基因导人小麦的研究”属于农艺学科生物技术领域,研究成果适用于作物远缘杂交和小麦抗病遗传改良。此研究是一个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从野生近缘植物的多态性鉴定一目标基因向小麦的导入一抗性基因相关序列的克隆的系统工程。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是: 1.幼胚和幼穗继代培养不但获得、保存和扩大远缘群体(81086A/H.V.,1个幼胚再生出400余株;D311/H.V.1个幼穗再生出千余株);而且能诱导外缘基因渐渗,创造异代换系(2个RW14和RW15)、易位系(3个Pm97033、Pm97034、Pm97035)和端体系(6个:T240—6、T240—7等)。 2.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远缘具绿芽点的愈块,获得硬粒小麦一簇毛麦双二倍体5个(HT1、HT1W、TH2W、TH3、TH3W),加倍率 78.8%是自然加倍率的6.3倍。 3.本研究创造的抗病新种质是目前小麦白粉病抗源中抗性最强、抗谱最广的,已被9个单位的育种家纳人抗病育种计划,至今已配置485个组合,进人FI一F4代选育。 4.经簇毛麦多态性鉴定,Pm21和 Pm-v基因的 RAPD和 RFLP分子标记比较,6AL/6VS(含Pm21)和6DL/6VS(含Pm-v)F2、F3代抗性分离,说明Pm-v可能是一个新基因。 5.采用染色体显微切割和 RGA法,构建了 6VS DNA文库.获得了与抗性基因 Pm-v相关的探针4个。 6.共发表相关论文16篇,均刊载在国家级或国外(TAG)刊物上,该成果开拓了一条快速、准确向栽培作物导入野生植物有益基因的新思路、新途径,大大推进生物技术在现代作物种质改良中的应用。 2002年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标签:

猜你喜欢